如何清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

为巩固拓展“一查三清”专项行动成果,更好的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充分盘活村级集体资源资产,彻底纠正和清理集体资源资产违规发包、长期低价发包、逾期未收回等问题,全面整治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大曲堤镇党委坚持人民至上,在全镇开展深化清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工作。

一、清理规范范围

主要是指村民委员会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订立的正在履行或还未完全履行完毕的各类经济合同(含口头合同或协议,不包括集体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合同)。

二、清理规范的六类重点问题

1.挤占、强占农村集体机动地或其他资源、资产;

2.承包租赁费过低或期限过长;

3.合同履行不及时,承包租赁方不按合同约定及时缴费,村集体不按合同约定及时催收或解除合同;

4.承包租赁合同签订不规范、表述不准确,或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只是口头协商;

5.承包租赁方不按合同约定合法经营,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或经营使用范围    

6.其他不规范、不合法的承包租赁行为。

三、清理规范程序

清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从5月15日开始,到8月31日结束,集中采取逐村清查、整乡推进、全县同步的方式,做到底数清晰、程序规范、清理到位。

摸清底数清理认定

一是村清查。由村党组织牵头,对所有村集体资源、资产、产业进行全面梳理,逐一理清使用去向。建立台账,经村民代表会审议同意后,报乡镇审核。二是镇审核。由镇工作专班对村级上报的集体经济合同逐一审核,按照“合理合规、需要规范、强制收回、依法起诉、封存待处”5个类型,填写台账,报县认定。三是县认定。由县工作专班对乡镇上报的合同摸底审核情况进行认定,向乡镇反馈认定意见,并给出政策依据和解决路径。由村负责将县认定意见在公开栏公示7天,接受群众监督。

集中清理规范发包

一是村级提出方案。村党组织提出集体资源资产发包(租赁)或处置方案,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议定后报乡镇审核。二是镇级审核把关。镇工作专班对村级提出的方案逐一审核,提出审核意见和问题解决方案,一并报县进行复核。三是县级复核认定。县级工作专班对乡镇上报的审核把关意见进行复核认定,指导乡镇做好县级认定情况的归档管理、合同签订等工作。四是村级组织签订。按照县级复核认定意见,由村级与承包方统一签订制式文本合同,并在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进行交易鉴证,将重新签订的合同在公开栏公示7天,并报乡镇存档。

检查验收巩固提升

县核查验收组对清理规范集体经济合同工作逐乡进行验收,乡镇每年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确保合同签订规范、履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