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各业务部门执法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执法水平,保障每一名审计执法人员正确使用行政执法音像记录设备、依法履行审计职责,根据《河北省行政执法音像记录设备配备办法》,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执法全过程音视频记录工作,是指为各业务科室配备的便携式录音录像取证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照相机、录像机、录音笔、记录仪等,以下简称:执法记录仪)对现场执法全过程同步录音录像,并对现场执法全过程音视频记录的资料进行收集、保存、管理、使用等。
第三条 执法人员使用执法记录仪对执法全过程进行同步录音录像应遵循同步摄录、集中管理、规范归档、严格保密的原则,确保视听资料的全面、客观、合法、有效。
第四条 所配的执法记录仪为执法办案、日常检查、重大执法活动等工作专用,严禁摄录任何与工作无关的内容。
第五条 根据各业务科室执法情况,为具有现场执法职能的业务部门配备至少一台能够同时记录图像和音频的记录设备。
第六条 审计执法人员在实施以下执法管理活动时应使用现场执法记录仪,进行现场执法记录。
(一)处置各类投诉、举报案件;
(二)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三)投资审计的重要节点及按要求需要使用现场执法记录仪,进行现场执法记录的其他现场审计工作。
第七条 下列情形可以不进行现场执法记录:
(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
(二)情况紧急,不能进行执法记录的;
(三)因客观原因无法进行执法记录的。
对上述情况,使用人员应在审计执法和管理活动结束后及时制作工作记录,写明无法使用的原因和依据,报局主管领导。
第八条 各业务部门负责执法记录仪的日常管理、维护。设备的使用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为本单位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各业务科室要做好执法记录仪的保管和养护,避免因使用不当造成执法记录仪损坏,每台执法记录仪指定专人管理,负责设备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第九条 办公室负责执法记录仪的登记、发放,并做好执法记录装备增配、维护、更新等保障;审计组负责将执法记录仪录制的视听资料上交办公室统一储存。
第十条 局法制工作负责人员根据工作需要,通过提取、调看执法记录仪信息,开展网上执法监督工作。了解一线审计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执法行为;执法行为被投诉的,及时收集、保存相关信息,作为调查处理的重要依据。
第十一条 审计执法人员在进行现场执法摄录工作之前,应当对执法记录仪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执法记录仪无故障,电池电量充足,内存卡有足够存储空间,并按照当前日期、时间调整好设备时间。现场执法时,音像记录设备应当双人携带,完成全程记录(自执法人员到达现场时开始,至执法行为结束时止)。
第十二条 在进行执法过程全记录时执法人员应当事先告知对方使用执法记录仪记录,告知的规范用语是:为保护您的合法权益,监督我们的执法行为,本次执法全程录音录像。
第十三条 对审计执法活动要同步录制。审计执法人员应对执法全过程的主要环节进行不间断记录。
第十四条 执法全过程音视频记录应反映执法活动现场的地点、时间、场景、参与人员、现场证据等。证据存在争议的应当进行重点摄录。
第十五条 非因技术原因不得中止录制或断续录制,因设备故障、损坏,天气情况恶劣或者电量、存储空间不足,检查场所变化等客观原因而中止记录的,重新开始记录时应当对中断原因进行语音说明。确实无法继续记录的,应当立即向所属科室负责人报告,并在事后书面说明情况。不得任意选择取舍或者事后补录,不得插入其他画面,不得进行任意删改和编辑。
第十六条 禁止在非执法工作中使用现场执法记录仪。
第十七条 执法记录仪应置于安全、稳妥位置,选择最佳拍摄角度,确保能够完整记录执法过程。
第十八条 使用现场执法记录仪的审计人员在进行现场执法时,应保持仪容严整,语言文明,维护审计执法队伍形象。
第十九条 执法人员在当天执法活动结束后,须在第一时间将现场执法音视频记录信息导出保存;待审计项目审计项目终结(审计项目终结时间是指审计报告签发时间)后,将现场执法音视频记录信息制作成光盘交办公室保存。执法人员不得私自复制、保存现场执法记录。
第二十条 执法全过程音视频记录最少保存1年,作为证据使用的记录信息随案卷保存时限保存。
第二十一条 现场执法记录需要作为证据使用的,从存储设备中复制调取,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制作文字说明材料,注明制作人、提取人、提取时间等信息,并将其复制为光盘后附卷。
第二十二条 因工作需要查阅视听资料的,应当报经办公室主任审核、经案件的局主管领导批准,并由保管人对查阅人、查阅事由、查阅时间等情况进行登记后,方可查阅。
第二十三条 在办理涉法涉诉案件、执法监督、案情研判等工作中,需要调取、查看现场执法记录的,依照第二十二条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任何人不得对原始现场执法记录进行删节、修改。除作为证据使用外,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对外提供现场执法记录。
第二十五条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现场执法记录,应严格按照保密工作规定进行管理。
第二十六条 应对执法全过程音视频记录工作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按一定比例对现场执法全过程音视频记录资料进行抽查,纳入执法质量考评:
(一)对规定事项是否进行现场执法音视频记录;
(二)对执法全过程是否进行不间断记录;
(三)现场执法全过程音视频资料的移交、管理和使用情况。
第二十七条 执法人员在保管、使用音像记录设备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情节严重或造成不良影响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追究责任:
(一)故意删除有效证据信息的;
(二)擅自借给其他人员使用的;
(三)不按照规定进行现场执法记录,导致发生涉法信访、投诉或引发网络、媒体负面炒作的;
(四)违反规定泄露现场执法摄录的音像资料内容造成后果的;
(五)故意摄录虚假证据信息或对摄录的音像资料进行删改,弄虚作假的;
(六)用于非审计执法工作或违法违纪活动的;
(七)保管不妥造成现场执法音像记录设备遗失、被盗或不按照规定存储致使摄录的音像资料损毁、丢失,并造成后果的;
(八)有其他严重违反音像记录设备管理、使用规定行为的。
第二十八条 执法人员在保管、使用音像记录设备产生的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方式分为:
(一)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二)全局通报批评;
(三)停止执法工作一个月;
(四)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五)情况严重的,除追究上述责任外,还可按照相关规定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自2017年8月1日起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