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文件
保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保定市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措施》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7-23     信息发布人:管理员


《保定市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措施》政策解读

保政办函〔2021〕2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保定市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措施》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保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7月13日

 

保定市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

综合改革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措施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重要指示和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方案》(冀政字〔2021〕13号)(以下简称《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落实措施。

     一、完善组织体系,夯实服务基础

    (一)健全县级供销社人员机构。健全理事会、监事会机构设置,配好配强理事会、监事会领导班子和人员。着力解决部分县级社无机构代码、无人员编制、无经费保障等突出问题,县级社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此项工作2021年12月底前完成。〔责任单位:市供销合作社、市委编办、市委组织部,各县(市、区)政府〕

    (二)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对基层社进行全面梳理分类,继续采取改造一批、新建一批、巩固一批、提升一批、做强一批“五个一批”的方式,分期分批实施基层社分类建设与改造,着力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对需要改造重建的基层社,所需改造资金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或追加预算。到2025年实现基层社建设质量的全面提升。〔责任单位:市供销合作社、各县(市、区)政府〕

    (三)推进村社共建服务组织。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经验,2021年,选择1个县整县推进“村社共建”试点,支持供销合作社与村“两委”合作,融入“五位一体”农村组织体系。选拔村“两委”负责人兼任基层社理事、监事,参与基层社管理,提升经营水平。(责任单位:市供销合作社、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

     二、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

    (四)服务现代农业生产。积极参与省级农资采购和农机服务联盟。在县级,通过独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建设为农服务公司;在乡镇,依托基层社、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建设区域性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推广顺平“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村‘两委’+农户”、曲阳“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阜平“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三种土地托管模式。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土地托管服务和建设乡镇为农服务中心,示范推广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建立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气象局等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在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新品种引进选育、病虫害统防统治、节水灌溉、配方施肥、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储备、气象服务站点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资金支持。以顺平县、曲阳县、阜平县、涿州市、高碑店市、蠡县、徐水区、望都县为试点,开展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到2025年,为农服务中心覆盖所有涉农乡(镇),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达到400万亩次。(责任单位:市供销合作社、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委农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气象局)

    (五)加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建设。在大力推进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等12类农村产权进场规范流转交易的基础上,落实农村集体资产、农村集体建设项目、农村集体采购项目等6类农村产权“应进必进”,确保场外无交易。将“应进必进”情况纳入纪委监委廉政监督范围,对有场外交易、暗箱操作等违纪违规行为的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追责问责。统一资金管理监督,防范交易风险,推动交易业务全面实质性开展。产权交易初期免除一切交易费用,无偿为交易客户服务,市、县对农村产权交易工作给予资金支持,确保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正常运营。〔责任单位:市供销合作社、市纪委监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行政审批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六)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推广涞源县、易县电商工作典型经验,支持各县(市、区)供销合作社系统电商公司承担“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依托供销合作社的组织体系,支持行政事业单位食堂、节日慰问品、工会等农产品消费通过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流通网络采购,到2025年,全市供销系统农产品电商交易额累计达到18亿元。积极参与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政府控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可交由供销合作社建设、运营、管护。组织有实力的冷链物流龙头企业,主动参与国家“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积极参与冷链信息平台建设。在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和不增加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政府,依法合规使用政府专项债券建设冷链物流园区,积极推进全市农产品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到2025年,全市供销系统每县(市、区)至少培育1家冷链物流企业或1个物流园区。整合供销合作社仓储物流资源,按照国家和地方应急储备的政策标准,建设地方应急储备中心,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提高农资、食盐、防汛、救灾等应急保障能力。到2025年供销系统每县(市、区)至少建成1个应急储备中心。〔责任单位:市供销合作社、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

    (七)稳妥开展信用合作服务。加强与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围绕缓解农民融资难问题,助力构建安全稳定、风险可控的金融支农服务体系,增强为农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供销合作社、保定银保监分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八)创新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以基层供销合作社和经营服务网点为依托,加快建设和提升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在涿州市、高碑店市、阜平县等3个县(市)开展“县乡村”三级综合便民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基层供销合作社要主动参与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5年行动,深入实施“绿色农资”行动,持续推广生物菌肥、有机肥的使用,不断提升绿色农资销售占比。探索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农村环卫清运网络“两网融合”。2025年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达到2200家。(责任单位:市供销合作社、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

    三、深化企业改革,创新治理机制

    (九)优化重组社有企业。积极盘活和壮大社有企业。对经济实力强、经营状况好的企业要加大资本投入,拓宽服务领域,充实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对荒废多年的“僵尸企业”,可采取独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企业改造,杜绝“一卖了之”的简单做法,切实防止社有资产流失,维护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实现社有企业实力活力的有效提升。依托重点企业和产业,以产权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合并、并购、托管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批立社、兴社、强社的为农服务龙头企业。到2025年,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至少拥有1家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0家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责任单位:市供销合作社、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

    (十)完善双线运行机制。着力构建供销合作社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优化机构和职能设置,规范和加强供销合作社“三会”制度建设,各级社定期召开代表大会。理顺县级社机关和社有企业的关系,科学设置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抓紧设立完善社有资产运营管理机构或运营(集团)公司,承担社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供销合作社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确因工作需要,经批准可到本级社有企业兼职,但不得在企业领取报酬。(责任单位:市供销合作社、市委组织部)

    (十一)健全风险防控体系。严格按照“稳中求进、防控先行、清理整改、规范发展”的整体思路,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底线思维,切实做好系统内企业经营风险、安全生产风险等各类风险排查、防范和化解工作,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重大风险。各级供销合作社要控制债务总体规模,保持合理负债水平,优化债务结构,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加强对社有企业的监管,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和报告制度。对新上项目和投资要进行全面监管、全程监督,落实风险责任及追究制度。〔责任单位:市供销合作社、各县(市、区)政府〕

    (十二)强化从严治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总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社。制定权力监管清单,构建对社有企业经营预算、项目招标等重点环节的监管制度,建立防范腐败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治理机制。加大对社有资产、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审计力度,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加大执纪监督问责力度,对侵吞社有资产、滥用职权等造成社有资产流失问题严肃追责,形成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责任单位:市供销合作社、市纪委监委、市审计局)

    四、加强组织领导,优化改革环境

    (十三)健全领导机构。市成立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研究推进综合改革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供销合作社。各县(市、区)政府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统筹谋划、协调推进。(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供销合作社)

    (十四)加大支持力度。发改、财政、农业农村、商务、自然资源与规划等部门要优先支持供销合作社土地托管、农产品流通、冷链物流等为农服务体系建设,优先保障用地需求,优先给予资金支持,统筹用好相关涉农资金、地方政府债券等,对符合条件的为农服务重点项目给予倾斜。各县(市、区)政府加快组织处理供销合作社财务挂账、金融债务、社有企业职工社会保障等历史遗留问题。各地要保持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和社有资产完整性,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违法违规平调、侵占供销合作社财产,不得将社有资产纳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或者为融资平台提供担保,不得改变供销合作社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供销合作社使用的原国有划拨建设用地,处置方式及出让金使用等按照相关规定执行。〔责任单位:市供销合作社、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县(市、区)政府〕

    (十五)加强督促指导。市领导小组办公室适时开展调研指导,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向各县(市、区)政府通报改革进展情况。对改革进度快、目标任务完成好的,在资金项目安排上予以倾斜支持。对不能按期完成改革目标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追责问责。(责任单位:保定市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友情链接:
     联系电话:0312-6211495  |  网站地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2-6211259 邮箱:lixianwxb@163.com
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冀ICP备17030803号 冀公网安备 1306350200005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306350001